翻页   夜间
星语书屋 > 李修吴玉寰 > 第218章 翩翩:四十六、旧谜案
 
彻夜未眠,李修将整箱的卷宗全部看了一遍。这桩通敌叛国的案件审了一年有余,最终以大将军戚胜认罪,戚家被满门抄斩而告终。卷宗里还保留着戚胜亲自画押的认罪状,原本是没什么可以起疑的地方,可李修从一开始便带着疑心去看这件事,倒是让他瞧出些问题来。

先帝是不到十岁的时候便即位了,虬罗欺他年幼无知,想要趁机吞并大宁,着他朝中第一猛将带兵南下,来势汹汹。那时定远王郭丰与平安侯吴继昌的父辈便是大宁最出色的武将,虬罗挥兵之时,是他们领兵迎战,死守边界,才保得了大宁十几年的平安。他们年事渐高,这场战事却一直未休,好在彼时的郭丰与吴继昌一直随父征战,慢慢也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这些是李修一早便知道的,从小到大他没少听先皇和朝中群臣讲郭丰与吴继昌的丰功伟绩,可他却是直到今日方知,当年与虬罗交战的将领中,还有一位叫做戚胜的将军。

看来是觉得此事无光,才没有人提起,可翻看过卷宗后,李修却觉有些不对。他们说戚胜通敌叛国,原因却是戚胜与虬罗的交锋中几乎没有败仗,相比他而言,郭丰与吴继昌却是败绩连连;当接受了郭丰和吴继昌的参本,朝廷派了当年的皇长子李平去调查戚胜后,郭丰与吴继昌立刻便打了场极大的胜仗。那之后戚胜被收押,虬罗紧接着便收了兵,送来了降书。降书中称是故意以较少的兵力迎战戚胜的队伍,佯装战败,而这都是戚胜出的主意。这般做的目的便是让大宁放松警惕,寻得机会后,由戚胜带路一举拿下中都。

这份降书被指为戚胜通敌叛国的罪证,戚胜由功臣沦为罪臣,过起了牢狱生活。漫长的刑讯期间,戚胜从来没有认过罪,卷宗里提到他反反复复说过最多的话便是请求面圣,对于罪行从来都是否认。先帝不愿冤枉了忠臣,的确曾到牢中见过他三次,想要亲自审问,却不巧三次都碰上戚胜高烧昏迷,连话都说不出。

李修将卷宗放回去,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么,还是其实是有人不想让他直接与圣上说话?仅凭虬罗的一纸降书,不过一面之词,如何能够作为戚胜通敌叛国的铁证?证据既是不足,他又为何最终认了罪?为何一个持续了一年多都没有认罪的人,一个前一日审讯时还说自己没有通敌叛国的人,却在第二日便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还在罪状上画了押?再想想戚无涯与轩辕宫众人的态度,李修觉得此事绝没有看上去这般简单,看来想知道更多,他还得自己想些办法才行。稍稍活动了下有些酸痛的筋骨,李修准备去上朝。

本以为李平知道了自己私自从刑部带了戚胜一案的卷宗出来会在李治面前参自己一本,却不想对方只是略有深意地看了自己一眼,什么也没说。如果李平有所行动,李修这边也好见招拆招,可偏偏对方按兵不动,倒叫李修在意外的同时忍不住猜想他是不是还顾忌着旁的什么。比如说,他不想让李治知道戚胜一案。

下了早朝回到王府,李修又叫人将一大箱子卷宗送回刑部去,心想既然李平给了自己面子,那自己也不该太过嚣张了才是。心中还有许多疑问,李修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何向君的父亲,年龄与郭丰和吴继昌相仿的兵部尚书。兵部不是谈事情的好地方,李修决定到何府去等。

何夫人听说睿亲王亲来府上,忙叫了儿子一同出门迎接;何向君不情不愿地跟了出来,抱臂看着和自己母亲寒暄的李修,一脸不耐。

李修见到他还有几分意外,“你怎么在家,你最近不是在教言儿写字作画么?”

“今日恰好不用去,”何向君同他一起往里走,“偏就被你逮住了。”前不久李治请了这位字画双绝的何公子教授李言书画,何向君也总算有了事做。

李修还没说什么,何夫人一巴掌拍在何向君后脑上,“你这孩子,你怎么跟王爷讲话的!”又抱歉地想要对李修施礼,“王爷不要怪罪,向君他……”

“不妨事,”李修微微抬了抬手,看着何向君坏笑道,“向君和我说话向来是这个样子的,我早已习惯了。”

何夫人一听更怒,一巴掌又要拍上去,“你这孩子……”

“娘!”何向君迈步躲到李修身后,“别打了,很痛的!”

何夫人狠狠瞪了何向君一眼,“让王爷见笑了。”

李修微笑摇头,回头看向何向君,“你放心,我不是来找你的,我来这里等何大人,有事要问问他。”

何向君揉着后脑凶狠地看着李修,“找我爹不会去兵部么?”瞥到母亲警告的眼神,何向君又缩了缩头。

“不去兵部自有不去兵部的原因,”李修含笑看着他,“劳烦何公子派人去将何大人请回来吧。”

何向君敢怒不敢言,没好气地叫人去请何尚书,不过还是好心地因为李修那句不去兵部自有原因而只让那人说家中有急事,而不是睿亲王到访。

李修感激地点了点头,凑到他耳边低声道:“你挨打的事回头我跟十二说,让他好好给你揉揉。”

“李……”才想将他的名字喊出口,何向君又想起母亲还在一旁站着,立时咬牙改口道,“里边请!”

李修在他肩头轻拍了两下,得意地继续往里走。

何尚书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大事,匆匆赶回来却见众人该忙什么还在忙什么,一点事情也没有。正准备进去教训何向君,便听下人说睿亲王到了,正在前厅等着呢。何尚书怔了怔,从前有事不是在各部便是在王府,睿亲王亲自来到自己家中找自己,这还是第一次。不敢怠慢,何尚书又快步往前厅去了。

一进门便见李修正与何夫人母子闲聊,何尚书来到李修面前行了一礼,“下官参见王爷。”

几人见他进来也都纷纷起身,李修在何尚书双臂上扶了一把,“我跟向君什么交情何大人也清楚,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

何夫人对何向君招了招手,“向君,娘有事跟你说,你随娘出来。”

何向君晃荡过去,撇了撇嘴,“我又没有要听,娘这么紧张做什么?”

何夫人扯着何向君的耳朵将人拖了出去,“你这孩子话怎么这么多?”

二人再次落座,何尚书问道:“不知王爷有何事吩咐?”

李修想了片刻,单刀直入地道:“何大人可识得戚胜戚将军么?”

何尚书面色微变,放在桌上的一只手缓缓握成拳,“王爷是如何知道戚将军的,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吧。”李修严肃认真地看着他,“关于戚将军的事,凡是何大人所知道的,请都告诉我。”

戚胜比郭丰与吴继昌都要年长许多,在军中的威望也比他二人要高,可谓是当时朝中的第一员大将。他素来为人耿直敦厚,和蔼可亲,从未与同朝的任何一位官员闹过什么不快。与虬罗开战后,他返朝的时候很少,很多年一直留在军中,带兵与虬罗交锋。戚胜所打的仗总是捷报不断,后来却不知为何突然被郭丰与吴继昌参本说他通敌叛国。朝中许多人都大吃一惊,无法相信戚胜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先帝也是不信,可这事太过重大,不得不查;而派去调查的人又必须是绝对信得过的人,因着事关皇室存亡,先帝才派了众人一致推举的皇长子李平去。

后来的事与李修自卷宗里了解到的情况没有太大出入,戚胜受审,郭丰和吴继昌于与虬罗最大的一战中大获全胜,虬罗送来降书,敲定了戚胜的罪名。可还有一事是李修不明白的,先帝的性子很是缜密,怎么会这般草率地便给戚胜定罪行刑?

何尚书叹了口气,解答了他的疑惑,“先帝也是不信,所以曾有三次移驾牢中,想要亲耳听听戚将军怎么说,可居然三次都赶上戚将军重病昏迷,当真是天要亡他戚家。”

这事李修也清楚,可他不认为这样先帝便会放弃,果然又听到那边何尚书继续道:“戚将军一案最后的那段时间里,恰逢先帝一位宠爱的妃子临盆,可那位妃子却被人所害,身中剧毒,母子双亡。先帝悲痛欲绝,好一段时日连打理朝政都显得力不从心,戚将军的罪名便是那个时候被彻底定了下来。”

李修惊讶地紧皱起眉,他知道何尚书口中的妃子便是洛洵的母亲,这案子在先帝最悲痛的时候草草了结,想要说这些人不是别有用心都难。转着手中的茶杯,李修又问道:“当年参与审讯此案的,除了我大哥还有谁?”

“还有从前的刑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何尚书顿了顿,声音越来越低,“在那件案子不久后老尚书便告老还乡了,两位侍郎先后得了急症,不治而亡。”

李修的手指轻轻敲击在桌上,“看来这案子,有必要重查一次。”

“王爷,”何尚书担心地道,“下官劝王爷还是不要铤而走险,这事关联重大,就连……”

不知他为何没有继续说下去,李修追问道:“就连什么?”

何尚书深深叹了口气,“就连先帝也曾私下和下官提过,说戚将军的案子也许是他此生最大的错误,可他却到底没有下令重查此案啊。”

有关皇室信誉威严,先帝没能纠正这个错误,李修也能理解;可这事同时关系着他一生的幸福,他却不能装作不知道了。再者这不是个小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先帝教给他的,既然先帝没能迈出这一步,那就由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帮他完成好了。

对何尚书道了谢,并叫他不必担心,李修收起了严肃的面容,又恢复了往常爱笑的模样,将何向君唤来与他闲聊了几句,最后在何夫人的邀请下留在何府用了晚膳。

离开了何府又想起如影前两日回报说轩辕越一家到底从近翠园搬了出去的事,好在倒是不去别处,只是回去了洛洵原来居住的地方。轩辕晗烨没有因为洛洵是自己的弟弟便抛下他不理,洛洵也因为他而同他们一起搬离了近翠园,应该算是双方共同的一个让步了,也算不错。听如影说他已派人去整理好了,也有人在那边照顾着,李修便也不如何担心。本该去看一看的,不过他们一家人这会儿应是不想见到自己吧,罢了,且等事情都解决了再说吧。忙了两天一夜,李修多少觉得有些疲惫,明日还有大事要做,今日便早早歇着好了。回王府的路上,李修心里反复想的只有一句话:阿毓,再等等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